澳门2023历史开奖记录

  • 澳门2023历史开奖记录 > 植物花卉 >

    大力推动皖北全面振兴

    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3-01

      日前,在阜阳市颍东区新华街道任海村新启缘家庭农场,村民正在采收芦蒿。本报通讯员 宿 飞 摄

      近日,在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麦田里,农民正在给返青的小麦进行追肥作业。本报通讯员 李向前 摄

      近日,淮南市凤台经济开发区电子智造产业园区内,安徽坤泰车辆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人为奇瑞新能源汽车生产变速器。本报通讯员 陈 彬 本报记者 柏 松 摄

      近日,在蒙城县境内,铁路建设者正在阜淮铁路建设现场施工作业。本报通讯员 胡卫国 摄

      2月19日,在蒙城县板桥集镇桂光村智能蘑菇方舱种植基地,一间40平方米的智能蘑菇方舱内,一根根蘑菇棒均匀排列在立体的层架上,蘑菇长势喜人,工人正有序采摘。不久之后,这些新鲜的蘑菇被销往沪苏浙及河南、陕西等地市场。

      “每间方舱种植菌菇可达3000棒至5000棒,种植密度比传统大棚种植高出很多倍,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也增加了种植效益。”该种植基地负责人任艳杰告诉记者。

      桂光村食用菌智能方舱项目于2023年8月份开工建设,计划投资1200万元,建设100个智能蘑菇方舱,首批已完成20个。方舱采取层架式的垂直种植方式,标准化程度高,安全可靠,即使遇到雨雪、旱涝、寒流、高温等极端天气,通过对智能蘑菇房的精准调控,也可实现菌菇连续高效生产。

      任艳杰介绍,智能蘑菇方舱将工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有机结合,实现集生物技术、室内环境控制、设施农业和计算机技术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种植模式。舱内由云计算系统对菌菇生长全过程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以及养分等环境要素实行自动控制,科技范十足。

      “可以根据蘑菇生长的需求,及时调整相关数值,启动相应的设备。”基地技术员徐继辉利用智能手机,现场向记者演示了如何调整舱内数据。

      智能蘑菇方舱效益如何?任艳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蘑菇方舱化整为零安置在老百姓房前屋后,不需要单独规划用地。按照标准化种植蘑菇,每舱去掉各种开销,每月能盈利6000元。该基地目前日用工量30人左右,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0万元左右。

      “最重要的是智能蘑菇方舱里种植的菌菇,质量好、市场俏,年前到现在,各地订单应接不暇。”任艳杰说,一筐筐新采摘的蘑菇从小方舱涌入大市场,不仅叫响了当地菌菇品牌,也实实在在增加了农民和村集体经济收入。

      近年来,蒙城县积极鼓励支持农民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平菇、毛木耳、羊肚菌等菌菇特色种植。2024年,该县采取“1+N”模式,计划在城区建设1个占地百亩左右的智慧方舱菌菇生产科技示范区,在乡镇建设15个智慧方舱菌菇生产科技示范园,形成“一区多园”的菌菇产业发展布局。

      “通过产业科学布局、技术全程服务和政策有效支持,为智慧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全周期服务,全力推动食用菌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建设,打造设施农业的新样板。”蒙城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马连军说。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蚌埠市胜利西路的花卉基地,温室大棚里暖意融融,玫瑰、杜鹃等竞相绽放,一幅繁花似锦、百花争艳图在眼前展开。几位花农拿着剪刀在花丛中穿梭,给花花草草修剪出更美观的造型。

      “这个基地种植的都是常见绿植花卉,客户群体主要来自本地和皖北地区。”基地负责人贡家永向记者介绍,虽然春节长假已过,年宵花的销售进入尾声,但春季是花卉销售的旺季,自家的多个花卉基地、各个批发和零售网点每天依然接待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采购商。

      “我的三个花卉基地不仅给全省的8000多家花店供货,还销往北京、上海等地。”贡家永说,近几年随着一些高端品种的引进,蚌埠鲜花“走出去”的天地更广阔,基地还收获了来自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海外订单。

      在蚌埠市光彩花鸟鱼虫市场内,颜色鲜艳和寓意美好的花卉及盆栽是近期的销售“明星”。“今年的年宵花销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大约增长了10%。蝴蝶兰、大花蕙兰、水仙、玫瑰、百合,还有好养活的多肉最近都卖得不错。”市场内一家花卉零售店的店长姚运艳告诉记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蚌埠鲜花消费逐年升温,用鲜花扮靓家园、装点生活,成为越来越多市民的选择。

      花卉需求增长,拉动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蚌埠市林业管理站野生动植物保护和科技推广科科长高杰介绍,该市通过政策推动,鼓励企业重点开展新优品种培育和产业提质增效,打造一批有核心竞争力且带动性强的林业产业化项目。目前,全市有高标准花卉苗木生产基地面积约15万亩,带动约4.2万人增收致富。全市存圃苗木近13.2亿株,年出圃约6000万株,年销售鲜花500万枝。去年,全市花卉苗木产业产值达到23.1亿元。

      “花事正好,蚌埠在努力讲好鲜花故事。”高杰说,市里通过组织各种展会,鼓励企业积极进行科技研发和知识产权保护等,让鲜花从初级农产品向品牌花卉转变,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产业含金量,为蚌埠的高质量发展“锦上添花”。

      2月19日凌晨1点,一列满载防护用品、相框、聚丙烯酰胺产品的集装箱“海铁联运”专列,从淮北青龙山铁路“无水港”缓缓驶出,抵达青岛港装船后,将分别运往北美、欧洲和印度等地。这是青龙山铁路“无水港”二期项目启用后,“海铁联运”开出的第8趟专列。

      “‘无水港’二期项目为‘海铁联运’增开专列提供了保障,成为淮北‘向海图强’的新支点。”中铁上海局合肥货运中心淮北经营部青龙山货运站负责人刘超说。

      去年初,随着货运量的提升,青龙山铁路“无水港”装卸能力不足问题日益显现。在淮北市商务局的推动下,中铁上海局于去年8月启动青龙山铁路“无水港”二期项目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工程总投资约2500万元,在原有龙门吊走轨延长线米,硬化轨道两侧地面,扩大集装箱堆场范围12615平方米,并于今年1月1日建成启用。

      记者在青龙山铁路“无水港”集装箱作业区看到,操作员轻推操纵杆,就可遥控龙门吊控制着集装箱上升、水平移动、精准落下,几十秒钟就可完成抓箱、提箱、放箱全过程。

      “过去龙门吊两侧移动长度仅360米,只能装半截列车的散柜,现在二期项目提升后,长度增至940米,能满足一次装运整列专列的需求。”刘超告诉记者,专列始发后中途基本不停,到青岛港只要16个小时,比过去缩短四五天。

      淮北陆港物流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雪松告诉记者,该公司重点服务当地外贸企业通过“无水港”发运“海铁联运”空重集装箱短驳业务。目前,淮北市出口产品涉及英科医疗、巨成化工、莱博特相框、国盛新能源、琪嘉日化、贝宝食品等20余家重点外贸企业。通过“海铁联运”专列,每个标准集装箱运抵青岛港的费用,比公路运输节省600元。

      2023年,淮北市外贸进出口企业通过“海铁联运”发运7352标准集装箱、图定班列50列、其他班次400余班,货运量约13万吨,同比增长40%;申请“海铁联运”奖补资金500万元,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35%以上,有效促进了全市外贸提质增效。

      “今年上半年,我们将继续争取中铁上海局的支持,在青龙山铁路‘无水港’二期项目已有龙门吊走轨延长线上,再增加一台龙门吊,全面提升‘海铁联运’装卸速度。”淮北市商务局口岸办主任魏平表示,通过增开图定班列、发运集结班列、实施空重联运,吸引周边地市进出口产品通过青龙山铁路“无水港”发运,不断增加货运业务量,把青龙山铁路“无水港”打造成苏鲁豫皖地区货运物流枢纽集散地和淮北市对外开放新高地。

      近日,接到阜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兴阜帮办”专班工作人员刘子辰的电话后,阜阳中科富海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的张文静高兴地说。

      谈起当天拿到的“四证”——《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张文静深有感触地说:“一天之内实现‘四证齐发’,要为这个办事效率点赞!”

      刘子辰介绍,入职专班以来,像中科富海这样的“四证齐发”,他已办了6例。通过协助企业对接资规局、税务局、住建局等部门,确保企业一天内完成所有程序。

      近年来,阜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坚持以党建工作为统领,创建“颍美登”党建品牌,推出“兴阜帮办”党建子品牌,内强作风、外树形象,推动党建工作与中心业务工作目标同向、同步、同力,激活优化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兴阜帮办”专班是该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责是帮助企业和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相关事宜。

      房屋配套过户手续繁琐如何解决?身在异地,不动产登记何时不再往返奔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阜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不断创新方法、打通堵点,让不动产登记“动”起来、“活”起来。

      2023年7月3日,继企业间不动产转移登记实现即时办结后,阜阳市民中心不动产登记窗口同步运行“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和个人存量房转移登记“一小时办结”的不动产登记服务新模式。群众房产过户只需到一个窗口,给一次资料,1小时就能办结拿到“红本本”。截至目前,新模式已为企业和群众办理了5940件业务。

      不动产抵押权登记同样在改变:创新开展“不见面审批”模式,群众、企业只需线上点一点,工作人员提取业务至内网,受理、审核,再将办理结果即时推送至银行,大大节省金融机构、群众和企业的时间与成本。

      去年底,阜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还与阜阳颍东农村商业银行合作,推动不动产登记平台与金融平台紧密对接,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贷款业务的信息互通和业务协同。

      让“不见面审批”办公场景成为常态、在阜城15家银行金融机构设立“互联网+不动产抵押权登记”便民服务点、创新二手房“带押过户”登记模式......去年以来,阜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累计为阜城企业、群众颁发不动产权证书10万多本,不动产登记证明6万多本,电子证书证明16万多本。

      大年初十,记者来到宿马现代产业园区的安徽勒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工人们坐在各种精密仪器前,神情专注。“不同于普通工厂的操作工,我们的工作带有研发性质,对工人的文化程度要求相对较高。”公司总经理于秀福说道。

      勒森公司主要从事汽车传感器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通过对设备和生产工艺的持续改进,提高产品性能,使它的参数更为稳定。”于秀福告诉记者,企业的产品85%出口到欧洲,尤其是氮氧传感器,出口率达到90%以上。去年,该企业生产汽车传感器约75万只,预计今年产量要翻上一番。

      不断研发“高精度”传感器的同时,该企业也在积极进军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执行器、门把手、尾门等等,目前样件研发已经成功,即将投产。”于秀福说。

      勒森公司的发展是宿马园区众多企业的缩影。记者了解到,2023年,宿马园区扎实推进制造业提质扩量增效行动,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1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新增省级智能工厂1家,新增省级数字化车间2家,新入库战新企业2家。

      2月19日,宿州市“新春第一会”上把“工业强市、产业兴市”作为该市的“一号工程”,推动新型工业化做大产业集群奋力追赶苏北,在皖北全面振兴中走在前。

      “我们将按照‘强龙头、育集群’的思路,深入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宿马园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园区将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食品产业,转型提升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做特做优绿色造纸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集群成势。同时,积极抢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风口,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企业稳定发展,营商环境是硬基础。宿马园区建设了标准化政务服务大厅,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积极推行行政审批“一网通办”、登记设立“秒批秒办”、“水电气网报装”一件事一次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帮办代办,进一步提高为企办事效率。今年,宿马园区将全面提档升级政务、法治、市场、要素“四大环境”,大力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确保政策红利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